石群勇院长在学院第三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04 字体大小:

立德树人 固本强基

构建协同育人思政工作大格局

石群勇

2020710日)

同志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学院第三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我院第二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以来思政工作的成绩和经验,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凝聚力量,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首先,我代表学院党委、行政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举办这样的研讨会,大家相聚一起交流经验,研讨工作,围绕学院“思想观念更新工程”的目标、内容,从坚持政治高站位,深化理论武装,推进意识形态,锤炼师德师风,繁荣校园文化等方面明确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探索推进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我相信,这次研讨会的举办,必将对加强和改进我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借此机会,结合学院的实际,我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五年来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五年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围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创新途径方法,强化实践导向、强化问题导向,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努力构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强化党的领导把握办学方向

一是突出政治功能,维护党中央权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州委、州教体局决策部署。二是切实抓好宣传思想工作。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结合“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推进理论学习培训全覆盖。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规定》,推进“一系一品牌”“一班一特色”新模式。利用宣传窗、校园网等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文化育人和信息传播中去。三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院党委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深化理论武装,组织中心组学习50次,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院师生头脑。

(二)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一是加强院系两级领导班子建设,夯实干部队伍。遵守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院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抓好抓实院系两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班子的领导、管理水平和决策、执行能力;强化干部管理,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建设学习研究型、开拓创新型、务实高效型、团结进取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我院14个支部都按组织要求配齐了支部班子,并配备了专职党务干部;建立了行政一支部、初教系支部和附小支部等三个党建示范点,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立德树人上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在教书育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加强学习,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院党委坚持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周二集中学习为常态、党员干部自学为基础,落实领导干部、支部书记上党课制度,充分发挥业余党校、网络在线学习、思想政治课、潕溪讲坛等作用,认真开展“《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读书比赛活动”、“守教育初心,悟生活真谛”读书交流会、“精品党课评比”理论研讨轮训、微型党课等活动,增强学习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入开展学习调研,切实提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三是认真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按照中央和省、州委的部署要求,我们相继开展了“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学习教育,坚持问题导向,抓好问题整改,把党中央、省委和州委各项部署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确保主题教育实效。四是健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队伍。加强和改进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表彰体系,每年开展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工作。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有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认真办好业余党校,举行培训班5期,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500余名,发展新党员200余名。积极推进“博士工程”和“教授工程”,选送10余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读博或脱产进修,提升学识学历。开展“青蓝工程”和青年教师技能比武等活动,促进中青年教师岗位成长成才。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晋升副教授、教授职称,选拔引进高学历、高职称60多名优秀人才。目前,一支由100名硕士、博士、80余名副教授、教授组成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已成为学院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

(三)坚持立德树人,锤炼师德师风

一是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建构评价体系。学院把师德师风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事项,对标《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对新入职师德审核和教育,组织了四次新入职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完善师德研修与师风评价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突出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不越高校教师师德“七条红线”,维护职业操守,以党风带政风、正院风、促师风和学风建设。开展文明科室、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等评选,树立典型,拓宽师德教育途径。五年来,涌现了省政府津贴获得者石群勇,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王庆,州级优秀教师符智荣、尹小敏、关洁等先进典型。二是学风建设强化,育人质量提升。学院注重以教风引领学风。在学生中开展了诚信考试、诚信教育主题班会等系列教育活动,弘扬诚实守信道德风尚,督促考生遵守考试纪律,学风整体良好。教师科研有声有色,有效带动了学生研究性学习。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本科班调研活动全面开展,编印调研文集8本,发表论文10余篇。构建了教师指导、学生强化巩固、技能演练或比武、实习实践运用、实习考核等五个步骤的学生综合素质训练系统,全面提升了育人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9.5%以上。注重培养学生各项才艺技能,五年来,有33名学生获全国性奖项,29名学生获省级奖励。

(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建树廉洁校园

一是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完善权力运行制度和监督机制,出台《吉大师院纪检监察监督事项事先报备制度》和《吉大师院采购及招标工作监督办法》,加强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严查顶风违纪案件,严处“雁过拔毛”式问题,严问精准扶贫及教育扶贫领域的责任,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二是深入开展廉洁教育。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两学一做”要求,四风问题有效治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深入人心。落实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制度,抓好廉洁条规经常化教育、岗位廉洁提醒教育和典型案件警示教育,深入开展述职述廉、廉政谈话和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廉洁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五年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20多次;组织观看反腐题材电影5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专项督查10次。办理“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专刊五期、“审计政策法规宣传”专刊两期。建立健全信访制度。学院被评为州直教体系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责任先进单位。

(五)加强党建引领,提升党建水平

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党组织负责人“一岗双责”的党建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一是夯实组织管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完善“书记抓、抓书记”党建责任体系,落实党建责任清单,压紧压实支部书记直接责任。坚持季度督查、强化纪实管理,推动党建工作落实到支部。推进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责任述评机制,优化述评内容,严格述评要求,增强述评实效。完善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强化结果运用,促使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责任落实。结合新时代特点,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和形式,积极开展有新意、有亮点、有特色、有成效的工作,彰显新常态下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二是夯实组织管理。围绕“五化”建设,提升党建标准化水平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五化”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标准化水平,重点推进支部阵地、工作流程和台账资料的标准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建示范基地成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深入贯彻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五项基本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规范党委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建立健全党内组织生活有关规定情况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和专项报告制度,加强对组织生活全过程督查、管理和服务。增强支部功能,发挥支部作用。深入推进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员档案管理、党员信息采集维护、党员公开承诺、《红星云》运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等工作落实,不断增强支部功能,发挥好支部在基层党建中的基础性作用。抓实主题党日活动。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支部主题党日的通知》精神,认真落实“党员每月固定活动日”制度,以“我是党员我带头”为主题,广泛开展比学习看素质、比服务看作风、比业绩看奉献“三比三看”等主题党日活动,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让党徽在岗位上闪光。

三是加强党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服务教学中心。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引领、带动和保障作用。大力做好学院教育硕士点建设、师范类专业认证、教师资格证认证、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及“互联网+教育”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潕溪书院提质升级、教学楼及生活设施建设等工作。深入开展“党组织携手共建扶贫村基层党建1+1促脱贫攻坚”工作,选派29名教师到花垣县石栏镇排乍村、大兴村、石栏村开展驻村扶贫和教育精准扶贫,落实党支部组团帮扶建档立卡户工作。做实社区报到服务。组织党员干部到社区认领服务岗位、共过组织生活、参与社区发展、帮扶困难居民,促进党员同社区群众的直接联系。推进党务务公开。及时更新党务院务网上公开内容,进一步增强其办事指南、政策咨询、信息公开、投诉受理、舆情回应等多种服务功能作用。

四是推进党建带动工作。坚持以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学建、带队建,重视和支持群团、社团、民主党派、侨联、离退休老干和关工委自主开展工作和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在党组织的带动下,院工会举办的“共筑文明、唱响师院”教职工歌手大赛;院团委举行的大学生公益联盟——关爱扶助留守儿童活动、纪念“五四运动”、校园歌手大赛、温馨教室、文明寝室评比影响广泛;老干办组织的“九九重阳文艺汇演”“幸福六一、快乐成长”等活动,都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学院被评为州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州级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

(六)以文明创建抓手,落实文化育人功能

五年来,围绕州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按照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好、活动阵地好、教师队伍好、校园文化好、校园环境好等六个标准开展创建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师生文明素养。深入挖掘潕溪书院教育教学资源,大力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着力打造罗盛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革命英雄主义文化,用烈士勤奋治学、英勇献身精神教育和鼓舞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报效祖国。常态化举办艺术周,校园文化氛围浓郁。成功举办两届艺术周,“开坛宣讲新思想•同心共创新辉煌”潕溪讲坛系列讲座,“炫彩民族风•唱响新时代”民族团结文明进步专场文艺晚会等八场高质量演出,书法、美术、摄影、手工制作作品展览等一系列活动,反响热烈,艺术周成为学院文化活动响亮的品牌。学院经常在师生中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中华经典诵读、缅怀先烈、成人宣誓等系列活动。通过组织讨论、制订文明公约等多种形式,开展全员文化、科普知识培训,提升文明素质。此外,学院还通过开展“书香师院•悅读人生”全民阅读等活动形成广大师生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以“我们的节日”为主线,开展春节“下基层,送温暖”、元宵节走访慰问、三八游园、青年志愿者清明祭奠、七夕节大学生婚恋指导主题班会、中秋赏月、重阳怀古等活动。开展“湘西民族文化进校园”等群众性节日文化娱乐活动,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节日符号,民族元素,引导广大师生尊重传统、弘扬民族文化。

  1. 加强学生管理,推进文明修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以学院“潕溪书院”“罗盛教爱国主义基地”为平台设立道德讲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五年来,举办了“家风孝道”、“学领袖品格·树时代新风”“云端党建强信念•凝心聚力战疫情”等10堂主题道德讲堂。

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学院体育队、舞蹈队经常性代表州教体系统参与省、州内重要文化活动,表现喜人。学院以“大学生公益联盟”为平台,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三下乡”、“弘扬雷锋精神,让爱温暖你我他”等系列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文明观。开展“文明教室”“文明寝室”评比活动,五年来评选了80个文明教室、280个文明寝室。学院先后荣获“湖南省无偿献血先进单位”“湖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桂馨基金会优秀集体”等荣誉。

五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正来源于全院上下紧密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人人关心、支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在此,我代表院党委、院行政,向所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线上勤奋工作,为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同志们,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态势总体良好,形成了好的传统,积累了有益经验,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上级的要求和师生员工的期待还有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工作认识“有偏差”,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变化还不相适应,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落实“有温差”,与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管理要求还不相适应,如有的教材过于理论化,注重结论性,忽视生动性和可读性;工作效果“有落差”,与立德树人的现实需求还不相适应。如由于疫情原因,推行网上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思政课教学、学生组织与党团建设等一些习惯在校园内开展的传统工作,往往处在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断层区域”和“真空地带”,这对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是直接考验。面对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下大力气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体会

思想政治工作责任重大,任务重,学院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将加快构建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促进教职工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新突破,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的新转变,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的新提升。这里谈点体会。

(一)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中心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是当代高等教育的生命和灵魂,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我们要持续推进“思想观念更新、教育质量提升、美丽师院建设”三大工程,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和目标,用立德树人统领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协同育人的思政工作大格局,推进学院全面可持续发展。

1.“立德”“树人”的由来

立德”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三不朽”思想。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也就是说人生的最高境界首先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著书立说,虽然时间逝去久远也不会磨灭,这就是不朽。“立德”从思想道德角度层面强调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被后世所效仿,使人格不朽;“立功”从建立功业的层面强调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生活幸福稳定,使事业不朽;“立言”是从思想言论层面强调通过著书立说,把自己的思想和言论长久保存下来,为后世所借鉴,做到思想不朽。“三不朽”的思想是对“立德”最早的概述。

树人”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管仲的《管子·上篇·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培植以后一年就有收获的是庄稼成熟,培植以后十年才有收获的是树木,培植以后百年才有收获的是人才。“树人”就是培养人才,在管仲这里就是培养能为统治者管理国家、发展生产、管理人民的有用人才。

2.立德树人的当代含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就是要立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立社会主义道德、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要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在内容上涵盖了多方面的道德规范,如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各行各业中具体的德行规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不仅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树人”是树什么人的问题,是培养人才的问题,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而言的。新时期“树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院来说,我们就是要培养好服务于基础教育“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学院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实现这个目标任务来设计和落实。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师德师风是评价学院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学院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围绕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1.深化价值引领,着力解决方向问题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要着力构建“质量党建”体系,深入实施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强化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各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教育管理服务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党员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头雁。每一位教师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每一位教师都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我们要珍惜作为教师的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要加强品德修养,明确行为规范,坚守行为底线,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突出知行合一,坚持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四个相统一”,做学生筑梦、追梦、圆梦的引路人。

2.抓好学习教育,着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思想认识是贯彻落实的前提,特别是在我们高校,教师群体思想活跃,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难度较大。因此,要健全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制度,把师德师风学习教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个环节。在全院范围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学习、宣传、教育、表彰、督查等活动,覆盖教学、科研、思政、管理、服务等各支队伍。推动全院上下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内涵和要求,增强每一位教职员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利用学习会、报告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的重要论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确“红线”和“底线”。通过强化学习,提升政治站位,使广大教师能够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师德师风问题对于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凝聚起抓师德师风建设的强大合力和最大共识,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展现新风貌新气象。

3.抓师德制度建设,着力解决责任问题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一要进行顶层设计,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按照党中央和全社会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规定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原则、主体、程序、负面清单以及处理方式。二要落实主体责任,建好工作体系,形成责任明确、沟通及时、协调到位的工作机制,使各方面的工作切实形成合力。围绕全面提升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运行质量,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思政办牵头、部门各负其责的思政工作机制。三要狠抓工作落实,通过细化标准、规范程序、层层落实、加强监督,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做到一以贯之、落细落小、执行到位。

4.要强化规范管理,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把好新教师入职关口。严把政治关和师德关,建立新教师入职的“师德”审核制度,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做好警示教育和防范工作,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按照州委统一要求,2020年下学期,统一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对师德失范、违规违纪行为坚持“零容忍”。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制定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制度,强化法治和纪律教育,把师德师风教育培训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始终。

建立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奖惩机制。师德考核评价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和问题导向,不断总结和探索,完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程序,以及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考核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

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强化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科学干预,推广应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和“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提升预警预防、咨询服务、干预转介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针对性。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把解决教师的思想问题与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务求实效。

(三)“三全育人”是学院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关键

提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要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全员”育人包括家庭、学校、社会都要承担起育人职责,全体教职工人人都要有育人意识,要立足本职、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育职责。“全方位”育人是指要统筹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岗位都要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落实育人要求。“全过程”指学院的各个环节从招生入口、培养过程的教育教学以及就业出口等各个环节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重点关注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对大学生们的阶段特点及心理变化,进行不同阶段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大学生活得到充实而有意义。

立足学院实际,充分发挥和整合学院资源优势,重点从课程思政、实践思政、文化思政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1.探索课程思政,以课育人

1)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抓好课程思政内容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要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要找准课程思政改革的切入点,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形成特色课程和亮点课程。

3)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每一位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教师是课程思政理念的实践者,要形成“课程思政”是教师职责的共识,在课堂上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做到课程教学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以滴灌教育的形式,起到春风化雨、沁润心田的育人效果。

2.深化实践思政,以行育人

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学院思政工作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把实践教学作为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为了充分发挥好实践教学的功能,要从理念确立、效果追求、内容结构、方案设计和考核机制等方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的层次性、整体性和有效性。

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等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投身基础教育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积极推动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挖掘和编制“资源图谱”,加强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类课程,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达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3.强化文化思政:以文育人

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把社会主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发挥校园建筑景观、文物和校史校训校歌的文化价值。突出学校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广泛开展传承院训、传唱院歌活动,推动建好校史馆、潕溪书院、罗盛教纪念馆等文化传承基地。要厚植爱国情怀,定期举行集体升国旗、唱国歌仪式,有效利用重大活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纪念日、主题党团日等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厚植校园师道文化。加强尊师教育,在校园形成接续我国优秀传统、符合时代精神的尊师重教文化。确立学院每年9月为“尊师月”,上好尊师第一课,将尊师重教观念渗透进学生的价值体系。挖掘教师身边的优秀典型,形成“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的局面。健全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等多元的荣誉表彰体系,完善学院表彰奖励及管理办法。做好教师荣休工作,礼敬退休教师,弘扬尊师风尚。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院决策的民主权利。

三是加强网络文化教育。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按照《高校师生网络素养指南》,加强师生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养成文明网络生活方式。引导和扶持师生积极创作导向正确、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

在三全育人机制下,重点通过课程思政、实践思政、文化思政等路径,达到以课育人、以行育人、以文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同志们,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信心决心,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突出政治思想引领,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整合学院80年来的师范办学资源和力量,抓方向,明责任;抓细节,重实践;抓短板,促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把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入新境界而不懈奋斗!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