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无需在意特朗普涉俄乌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梅德韦杰夫(资料图)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8日在社交媒体表示,无须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表态做出反应,俄罗斯应该继续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目标,争取胜利。对普京感到失望 特朗普称将继续对乌供武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待来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于白宫举行的晚宴上表示,美国将对乌克兰输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梅德韦杰夫(资料图)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8日在社交媒体表示,无须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表态做出反应,俄罗斯应该继续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目标,争取胜利。对普京感到失望 特朗普称将继续对乌供武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待来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于白宫举行的晚宴上表示,美国将对乌克兰输送......
当地时间7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根据7日发给各国的信函,以及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将要发送的信函,关税将于2025年8月1日开始实施,“该日期没有变化,以后也不会改变”。 特朗普4月2日宣布开征所谓“对等关税”,引发美国金融市场暴跌。在多方压力下,特朗普又在4月9日宣布暂缓对部分贸易对象征收高额“对等关税”90天,但维持10%的“基准关税”。 7月7日,特朗普签署行......
AI Agent(智能体)平台Manus回应裁员传闻。 7月8日,关于公司大规模裁员的传闻,Manus方面回应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基于公司自身经营效率考量,我们决定对部分业务团队进行调整。公司将继续专注核心业务发展,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此前,社交平台上信息显示,Manus近期对旗下部分国内业务进行裁员,并将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总部,公司目前在中国区的员工总数为120人左右。今年6月,......
[文/观察者网 齐倩]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日本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后,当地时间7月8日,日本自民党召开负责对美关税问题的综合对策本部干部会议。 会上,日本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众议院议员小野寺五典针对美国公布的新关税措施发表严正声明。 “我们感到强烈愤慨,这完全不是能接受的内容,”小野寺五典在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的同时强调,“这正证明日本政府为捍卫国家利益寸步不让、坚......
“他们(以色列)的确曾尝试暗杀我,但他们失败了。”据报道,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日前在接受美国媒体人塔克·卡尔森采访时,否认了美国对其本人的暗杀行动,表示以色列才是始作俑者。 ▲当地时间6月23日,伊朗德黑兰,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参加活动。图源/视觉中国 佩泽希齐扬透露,在出席一次内......
当地时间7月8日,欧洲检察官办公室宣布,已对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及其在欧洲议会的极右翼盟友展开刑事调查。 相关人员被指在2019至2024年间,违规动用超过430万欧元的欧盟资金。 据报道,这笔经费用于与议会职责无关的项目,涉嫌违反财政规定。目前,欧洲检方表示“为避免影响调查进展”,暂不公布更多细节。 “国民联盟”方面暂未作出回应。 今年3月,法国法院曾就“国民联盟”另一宗挪用欧盟资金案作出......
当地时间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开始对英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这是2008年以来法国总统首次访英,也是自英国正式“脱欧”以来欧盟国家领导人首次访英。 英国王储威廉及其妻子凯特王妃前往英国诺霍特皇家空军基地迎接马克龙及其夫人。 根据计划,马克龙将于8日在英国议会发表演讲。10日,由英国首相斯塔默主持的英法峰会将在唐宁街举行。(总台记者 杨兢兢)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当地时间7月7日,俄罗斯前交通部长斯塔罗沃伊特在被免职几小时后被发现身亡。俄罗斯《生意人报》7日指出,斯塔罗沃伊特之死或与涉俄乌边境防御工事腐败案有关。 据塔斯社报道,斯塔罗沃伊特的遗体7日在其停放于莫斯科郊区奥金佐沃的私家车内被发现,身上有枪伤,莫斯科州的侦查部门正在展开调查,初步推测为自杀。 斯塔罗沃伊特自2024年5月起担任俄罗斯交通部长。7月7日上午,俄总统普京签署......
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8日向印度民航总局和其他相关部门提交了印度航空波音787-8型客机坠毁事故的初步调查报告。这一报告是基于该局的初步评估和收集的证据所作出的。这是首份官方提交的事故报告。目前报告的具体内容暂未公布。 当地时间6月12日下午,一架从印度飞往英国的印度航空公司波音787-8型客机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后不久坠毁,造成机上和地面上共270余人遇难。飞机上的两个黑匣子均已被找......
2025年7月1日,“大而美法案”在参议院形成50:50的对峙局面后,副总统万斯一票定局,法案涉险过关,特朗普赢得重大立法胜利。 作为特朗普竞选“最大功臣”,马斯克却成“大而美法案”最大输家。“特马同盟”彻底崩塌,马斯克连续多日猛烈抨击“大而美法案”,威胁要让支持该法案的议员落选,甚至组建“美国党”,颠覆美国原有的政治格局和权力潜规则。 这场由盟友到反目的戏剧性转变,背后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积累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