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的黄大爷中风多年,生活难以自理,老伴离世后,5个子女却在赡养问题上产生分歧。大儿子极少探望、保姆费分摊不均,甚至牵扯出房产分配的心结……这场家庭矛盾该如何化解?
01黄大爷:晚年生活没保障 盼望子女来照顾
在福州永泰一栋自建房里,黄大爷红着眼眶诉说:自己中风二十多年,已无法自理,老伴过世后,5个子女(三男两女)在请保姆事宜上起嫌隙,黄大爷担心晚年无人照料。
此前,黄大爷由保姆照料,每月费用4500元,原由三兄弟平摊,但大儿子阿明不愿承担,便由两个女儿各出500元,大儿子出500元,二儿子阿华和小儿子阿强各出1500元,阿华还额外承担了黄大爷的医药费和生活费。
02阿明:赡养父母曾有“分工”安排 二弟未尽责
近来,小女儿阿红因经济困难停付500元。阿华表示,房产田地均分给三兄弟,姐姐本无份额,不怪她们,只希望大哥尽义务。
对此,阿明称自己每月只出500元保姆费给父亲是有原因的:自己 20 岁结婚后便分家独立,此后父母主要帮衬年幼的二儿子和小儿子;早年家人曾口头约定,母亲由小儿子阿强照料,父亲由二儿子阿华照料,因此,他认为父亲的赡养责任理应由阿华来承担。
阿华说,当初家里是说好了爸妈分别跟谁过,但真到爸妈行动不便需要护理、或者生病住院花钱,这些费用三兄弟该平摊,就像母亲去世前那样。
阿明称,父亲曾说自己出资十几万元给阿华买房,因此阿华应该主动承担起照顾父亲的义务。
03黄大爷:没有拿钱给二儿子买房
经过和黄大爷的沟通,我们了解到,阿明成家后,只分得老宅的一间房外加一个客厅的面积,而自建三层楼是分给二儿子和三儿子,所以阿明认为父母在分配财产上没有一碗水端平,存在心结。而阿华则称老宅拆迁,大哥还多分了一个客厅。
黄大爷也否认给二儿子买房,称自建房是大儿子分家后所建,才留给老二和小儿子,而老宅、田地已均分,因此大儿子的做法让他心寒。
对于阿华所说的客厅,阿明说并不是被他卖了,而是置换给三弟,换得的钱再把自己80平的房子增到了100平,所以他自称没有多少积蓄。
04阿明:如不分房 只愿承担部分赡养义务
调解小组指出,根据相关法律,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跟是否获得财产无关。即便父母没有财产,子女也应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无论二儿子是否获得父亲的资助,阿明作为大儿子,既已分得父亲的田地和老宅,就有共同赡养父母的义务,不应因猜忌影响家庭和睦。
经过一番沟通,兄弟关于房产分配的问题存在心结,已表现得十分明显。阿明妻子甚至称,若房产能重新平均分配,他才愿意与弟弟们共同承担赡养责任。
阿明称自己身患慢性病,收入微薄,只能继续每月承担500元费用,且因常被父亲责骂,不愿意再频繁探望。
05阿强:愿意增加赡养金额 缓解父亲忧虑
眼看协商陷入僵局,小儿子阿强主动提出,为了家庭和睦,也考虑到大哥的身体状况,他每月会增加赡养金额,将费用转给二哥统一安排,以保障父亲的生活。
虽然阿明未能改变态度,仍只承担部分费用,但二儿子和小儿子的主动担责,让黄大爷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调解小组认为,孝心若需靠房产证交换,再高的补偿款也买不到天伦之暖。阿明虽然有自己的困难,但对于赡养与房产挂钩,依然存在着法律和道德层面的误区。调解小组希望在阿华和阿强的关心下,黄大爷的晚年能有所保障。
发布于: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