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苔丝》的悲剧才明白:不是所有的人,都配得上你的善良

1891年,英国作家哈代出版了一本长篇小说,小说一经发行,便轰动英国文坛。

书里的女主角,失了贞,杀过人,却被哈代誉为“最纯洁的女人”。

在出版百年间,小说多次被改编为影视剧,广受欢迎。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洛德,甚至称赞它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颗明珠”。

这本书,就是《苔丝》。

小说讲述了美丽的农家女孩苔丝,接连被身边人蹂躏、辜负,最终惨死于绞刑架的故事。

苔丝的悲剧,不仅在于时代的迫害,更在于她过于善良的性格。

她总是时时照顾旁人需求,事事考虑他人感受,甚至为此一次次放弃底线。

可她的善意,没有换来别人的体谅,反而让她深受其害,直至被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人性向来如此,你越软弱退让,别人越敢让你遍体鳞伤。

读完这本书,不由得叹息:

善良若是给错了人,便犹如引火自焚,终会被毁掉一生。

1

无底线的善良

会让你沦为待宰的羔羊

故事发生在英格兰乡间的一户贫苦人家。

这家人共有七个孩子,其中大女儿苔丝温柔懂事,十七岁就主动承担起了家庭重担。

她一有空,就去附近的农场做帮工赚钱,回家后,也会悉心照顾弟弟妹妹的饮食起居。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苔丝父母。

两人一个经常酗酒,一个喜欢流连酒店,对家务事几乎不闻不问。

苔丝对此十分无奈,可血脉里的牵绊,让她无法狠心对亲人撒手不管。

所以,无论父母提什么要求,她都会尽量满足。

唯独一件事除外。

那就是,答应父母去富亲戚家攀关系、求接济。苔丝觉得这是有失尊严的事,所以一直对此嗤之以鼻。

可一场意外,却让她不得不向现实低了头。

那天,苔丝的父母在酒店喝到宿醉,把第二天要给客户送货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苔丝无奈之下,只得帮父母运送货物。

谁料途中发生了车祸,家里唯一的马当场毙命。

苔丝为此自责不已,想到贫寒的家境会因此雪上加霜,她跪倒在地,痛哭起来。

很快,马被撞死的消息,就传到了家里。

父母都埋怨苔丝太不小心了,丝毫不反思是自己喝酒误事,才导致了这场意外。

为了维持生计,母亲再次让苔丝去阔亲戚家寻求帮助。

苔丝不愿家人在贫困中越陷越深,只得勉为其难,答应了母亲。

彼时的她不会预料到,这一次妥协,将会是自己一生苦难的开始。

在亲戚家,美丽的苔丝吸引了“远房哥哥”亚力克的注意。

亚力克经常趁人不备,调戏苔丝。

苔丝对亚力克反感至极,可一想到亚力克能给到家人钱和资助,她只能隐忍下来。

没想到亚历克得寸进尺,一天深夜,他把苔丝骗到小树林,强暴了她。

更让她心寒的,还有后来自己父母的态度。

得知苔丝被玷污后,父母不仅嫌她丢人,还怨她没嫁给有钱的亚力克,带家人发家致富。

这让苔丝本就支离破碎的心,如同被千万根针刺透,更加鲜血淋漓。

想起王小波说过的一句话:

“错误的善良,不会给他人带来天堂,只会拖累你掉进地狱。”

生活中有些人,就像书里的苔丝,习惯性把别人放在首位,甚至一次次让渡边界,只为成全他人。

殊不知,善良若是给了错的人,非但换不回感激和体谅,反而会成为滋长恶意的温床。

面对索取无度之人,你的付出,不过举手之劳;你的好意,也无异于释放了可被压榨的信号。

永远不要用泛滥的圣母心,喂养那些永不餍足的人。

没有原则的善良,只会让自己被吃干抹净,付出惨痛的代价。

2

越轻易付出善意

越不会被人珍惜

白岩松说过一句扎心的话:

“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儿,因为你太善良。

什么事情,一找你就答应;什么东西,一要你就给。

你成功塑造了一个毫无原则的自我,人家对你自然就没有了底线。”

这句话用来形容苔丝,再不为过。

被家人厌弃后,她逃离了故乡这片伤心地,去远方的牧场做挤奶工。

可她的善良,再次把自己置身于水火之中。

在牧场打工期间,苔丝和同为帮工的克莱尔相爱了。

克莱尔出身上流世家,极其看重个人品性,他把苔丝看做此生见过最纯洁无瑕的女孩,对她爱重有加。

可面对克莱尔的感情,苔丝心里矛盾极了。

一方面,她不愿违背良心,对心上人隐瞒自己失贞一事;

另一方面,她又害怕克莱尔知道自己的过去,会嫌弃自己。

思来想去,苔丝还是决定开口,向克莱尔袒露一切。

巧合的是,坦白当晚,克莱尔也向苔丝诉说了自己的不堪往事。

原来,克莱尔几年前曾纵情声色,和一位女人有过风流史。

这也是他最后悔的一段经历,以至于他每次面对苔丝时,都自惭形秽。

苔丝不愿让克莱尔沉浸在痛苦之中,她温柔地握住克莱尔的手,原谅了他。

然而,等到苔丝向克莱尔坦白过去后,克莱尔对她的态度却一落千丈。

克莱尔觉得苔丝之前原谅自己是另有所图,认为苔丝玷污了自己的感情,即便苔丝一再剖白真心,他都要和她划清界限。

为了挽回爱人,苔丝把姿态低到了尘埃里。

那段时间,她像个仆人一样,每天为克莱尔做好三餐、清理房间。

担心伤害克莱尔的自尊,她对自己的付出只字不提;

害怕影响克莱尔名声,她也刻意与他保持距离。

可克莱尔却对苔丝的用心毫无察觉,没过多久,他就抛下苔丝,远走异国。

可怜苔丝一片真心付之东流,又回到了孤苦无依的境地。

或许年轻时,我们也像苔丝一样,以为掏心掏肺地对别人好,就能被回馈以同等善意。直到历经人心翻覆,才知道,不是所有的善良,都能被视若拱璧。

死心塌地,可能换回来心死地塌。

太在乎别人的感受,只会增加自己不被珍惜的概率。

与其如此,不妨冷漠一点,别过度迁就他人,别放低身段付出。

否则,你的善良和付出,只会让你成为被弃如敝履的存在。

3

如果善良开不出花

那就让它长出刺

被克莱尔抛弃后,苔丝迫于生计,只能去农场做苦力。

可没等她从噩运中缓过神来,命运的重击,又接二连三袭来。

打工期间,苔丝碰到了毕生都不想看到的人——亚力克。

亚力克对苔丝死缠烂打,多次逼迫苔丝嫁给自己。

恰在此时,苔丝的父亲意外去世,一家人房子租约到期,面临着流落街头的窘境。

亚力克向苔丝保证,只要苔丝嫁给自己,就可以给她的妈妈找份工作,并且供她弟弟妹妹上学。

眼看着一家人即将走投无路,苔丝只能忍着屈辱,再次委身于亚历克。

然而,这是克莱尔却突然出现了。

漂泊异乡一年来,他发现自己根本忘不掉苔丝,更无法斩断对苔丝的感情。

他心急如焚地找到苔丝,想与她再续前缘,却发现苔丝已经沦为了亚力克的情妇。

两人好不容易重逢,却相顾无言,悲从中来。

很快,克莱尔来找苔丝的消息,就传到了亚力克那里,他用最难听的话挖苦着苔丝。

那一刻,苔丝积郁已久的怨愤终于爆发了。

她不想再为了讨好眼前的恶魔,委屈自己的感受;更不想为了吸血鬼一般的家庭,牺牲近在咫尺的幸福。

她抓起尖刀,狠狠捅进了亚力克心脏。

杀死亚历克的那一刻,她也杀死了曾经那个单纯怯懦的自己。克莱尔对苔丝的做法震惊极了,不过这一次,他没有抛下苔丝,而是选择陪在她身边。

他牵着爱人的手一路逃亡,虽然苔丝很快被逮捕,并被判处绞刑。

但她死前对克莱尔说,自己此生无憾。

对苔丝而言,能够手刃作恶多端的亚力克,为破碎的人生讨回公道,已经是她苦涩人生中,能做的最后一点反抗。

时至今日,我们中的有些人,或许也遇到过被辜负、被欺辱的经历,可生活毕竟还有希望。

面对小人的得寸进尺,早点亮出锋芒,才不至于被进一步压榨;

遭逢恶人的步步相逼,敢于和对方翻脸,才不会任自己被捏扁搓圆。

人都是欺软怕硬的,你长出刺来,别人才会尊重你的感受。

戒掉毫无分寸的善良,敢于向不公说“不”,敢于对冒犯予以回击。

当你坚定地捍卫自己的边界和原则,你便能为自己披上一层盔甲,抵御人性之恶的中伤。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不再对别人善良的?”

高赞的回答是:“我从来没有决定不再对别人善良,只是决定不再对谁都善良。”

善良本无错,可一旦善良不分对象、罔顾分寸,只会给自己埋雷。

一如苔丝,曾经受困于家庭的负累和良心的枷锁,习惯性委屈自己,无原则放弃底线。

可一次次妥协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的伤害,和愈发深重的苦难。如果她能够觉醒早一些,如果她的善良能早点长出刺,或许就不至于走入最后的绝境了。

永远记住,无底线的善良会拽你掉进深渊,有原则的善良方能护你周全。

做个有棱有角的人,善良有尺度,温柔有锋芒,你才能在世间活得游刃有余。

点个赞吧,与大家共勉。

发布于:安徽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