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情缘八十载,飞虎队后人再续生死之交 “请代我问候父亲的老朋友!”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曹雯 通讯员 祁琳

“听说飞虎队后人来湖北了,可以帮我问候一下他们吗?”7月27日,在看到湖北日报发布的美国飞虎队夏令营代表团来汉的新闻报道次日,新四军老兵、解放军原基建工程兵政治部主任夏夔之女夏鹄辗转联系上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急切嘱托。

听说此次代表团将前往位于红安的本尼达墓,夏鹄心潮难平:“那里长眠的,是父亲的老友!他生前常说,这份烽火情谊,永生难忘……”

时间拉回到80余年前——

1944年5月6日,湖北监利。农民和游击队员正忙着割草,美军战机拖着黑烟坠湖,飞行员莱威士跳伞陷身泥沼。周老嘴村民与游击队闻讯赶来。“美军飞行员是我们的朋友,快救!”游击队领导一声令下,众人合力将其救出。

因近日军占领区,游击队撑着小木船急送莱威士至新四军襄南指挥部。由于语言不通,莱威士稍显紧张。时任指挥部秘书夏夔的一句英语“请坐”,瞬间消融陌生。

看到臂章后,莱威士激动惊呼:“你们是新四军!”

“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毛泽东、朱德是我们的领导,我们是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我们是你的朋友!”夏夔笑着回应。

为确保安全,指挥部火速将其转移至深山。夏夔陪同莱威士在农家住了一周,因此结下了深厚情谊。

临别时,莱威士留下一封信,详细记录了中国人民的友善和热情。正是有封信,让新四军后来在成功营救戈瑞格、本尼达两名飞虎队员后,迅速获取了他们的信任。

本尼达更获得了李先念的亲自关怀,伤愈后返回飞虎队时,李先念特意赠送他一把手枪和一张自己的签名照片作为纪念。

晚年,本尼达将珍藏半世纪的李先念戎装照赠予夏夔,夏夔夫妇视为珍宝,后转赠李先念夫人林佳楣。

这份生死情谊,穿越时空。

2002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场中美二战老战士友好叙谈会上,夏夔正讲述营救故事,当念到“格伦·本尼达”名字时,戏剧性一幕上演——一对美国夫妇应声起立,含泪向夏夔挥手!正是本尼达夫妇!

“我就是本尼达!在武汉西边六十公里被新四军救的,你们是我的救命恩人!”老格伦激动高喊。夫人埃莉诺紧随道:“谢谢你们救了我丈夫,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这个家!”跨越58年的重逢,令全场动容,掌声雷动。

情谊,在后人手中延续。如今,夏夔虽已离世,但其后人仍与本尼达后人保持着联系。

本尼达去世后,夏夔的长孙夏桐携爱人专程去洛杉矶看望本尼达夫人埃莉诺·本尼达。

夏夔最小的孙女夏桪曾参与飞虎队相关纪录片的翻译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与本尼达的家人建立起了联系。她与母亲常邮件问候埃莉诺,分享生活点滴,她亲切地称呼埃莉诺为“奶奶”。

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期间,她还曾受邀参加《飞虎情缘》在该校的首映活动,回顾那段峥嵘岁月。

“爷爷讲述的故事,我记忆犹新,”夏桪动情道,“坠机飞行员获中国百姓救助,乡亲们端上热腾腾的炒饭、鸡蛋...这不仅是两国故事,更是两个家庭的纽带。愿两家情谊,如中美友谊般长存!”

“飞虎队的后代们,”夏鹄深情呼吁,“当铭记那段血火淬炼的历史,铭记中美人民用鲜血凝结的情谊,并将它接力传承,守护和平,共谋发展!”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