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的潜在靶点

本报讯(记者杨晨)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教授付维力团队与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马欣团队合作,采用单细胞联合空间转录组测序方法,构建了不同状态下髋臼盂唇的细胞图谱,并发现MDK信号通路可作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治疗的潜在靶点,为进一步探究DDH发病机制、研发新型治疗手段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科学》。

髋臼盂唇在维持髋关节生物力学及关节结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绝大部分有症状的DDH病例表现为盂唇病变。研究表明,DDH患者髋臼盂唇承受的负荷是健康人的4至5倍,使其更容易退化,从而加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研究发现,大部分DDH患者髋臼盂唇发生增厚肥大及撕裂。然而,此前少有研究从髋臼盂唇角度探讨DDH的病因及进展,该研究探索其在DDH中的微环境变化,并深入探究这些改变背后的机制,为DDH的创新疗法提供关键见解。

研究通过单细胞、空间转录组测序及体内外分子靶点的干预验证等,首次从单细胞及空间分辨率角度解析了DDH状态下髋臼盂唇的微环境变化,识别出盂唇中的8个软骨细胞亚群、2个纤维软骨干细胞亚群,描绘了疾病进展过程中软骨细胞的动态变化,并通过转录因子及互作分析,揭示了MDK在疾病进展中的关键作用。同时,研究通过大鼠DDH体内模型中的靶向干预,进一步明确了MDK信号通路干预在DDH治疗中的潜在能力,为建立新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vs.202505803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