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原戈壁到绿洲通途,从西北边陲到开放前沿……新疆七十年沧桑巨变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这背后,凝聚着一家智库型央企的持续耕耘与智力支撑——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咨公司)。作为对口支援新疆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中咨公司立足国家所需、赋能新疆所能,在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中刻下坚实印记。
深耕能源沃土,筑牢新疆发展“动力底座”
新疆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面对新疆资源富集而转化受限的现实挑战,如何将资源潜力转化为发展动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咨公司统筹谋划,推动“疆电外送”从蓝图走向现实。
中咨公司能源业务部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梁双,是“疆电外送”工程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十余年来,她带领团队完成中长期疆电外送规划研究以及新疆煤改电工程、南疆送电川渝工程等20余项重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咨询任务。“我们力求把国家战略需要与新疆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现实条件相结合,助力新疆重大项目科学决策与有效实施。”梁双说。
王涉是梁双团队中的骨干成员。他回忆道,疆电外送电源选址多位于偏远的沙漠、戈壁,团队成员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完成10余处厂址的实地踏勘,获得宝贵一手数据。基于扎实调研和系统分析,团队构建了电力外送通道的送、受端评价模型,为我国后续数十条沙漠戈壁荒漠能源基地的电力外送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撑。
回望“疆电外送”四大通道前期工作的探索历程,中咨公司全过程参与见证了每一步跨越:从推动工程纳入规划实现“从无到有”,到推进配套电源方案批复实现“从有到快”;从深化若羌火电机组初步设计评审实现“从快到优”,到优化周围75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衔接支撑实现“从优到精”;再到参与古尔班通古特基地、天山北麓基地的生态治理和科技创新,推动项目实现“从精到美”——一步步助力新疆清洁能源发展绘就更快、更优、更精、更美的高质量画卷。
从电力到煤炭,从能源供给到能源转型,中咨公司聚“能”而进、向“新”而行。2025年1月,一封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局的感谢信翩然而至,信中写道:“贵单位在我区煤制油气项目规划咨询、评估、人才智力支撑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为新疆煤制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所指的,既有像中咨公司能源业务部刘光启这样的咨询团队,通过开展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一阶段煤制油工程、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等项目评估,助力煤炭从“黑色燃料”转化为“绿色原料”,也有像中咨工程有限公司陈亮这样的工程管理团队,他们扎根煤制天然气项目现场,推进园区建设落地。
优化水利命脉,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水脉相连、民生所系,中咨公司在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深耕细作。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面对新疆水利建设高峰期缺乏系统规划的问题,中咨公司联合当地水利部门,历时一年半开展全疆实地调研,提出新疆水资源配置总体构想与骨干工程框架,形成的《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研究》成果,于200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实施路径。
中咨公司农村经济与地区业务部副主任马新忠就是这个国家级科技成果团队中的重要成员。从宏观研究到中观规划再到微观项目评估,近30年来,马新忠一直兢兢业业为新疆水利工程建设献智献力:“在评估引额济乌等超大型工程时,我们不盲目追求规模与速度,而是建议分期建设、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确保工程扎实落地。在塔里木河治理评估中,我们否定了简单‘全渠道堤防化’方案,创新地提出建设‘生态闸’,兼顾向下游输水与沿河植被生态用水,实现水资源调配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中咨公司农村经济与地区业务部主任王才君谈道:“我们围绕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从工程设计、建设措施、体制机制等方面,为新疆水资源优化配置建言献策。”近年来,团队形成的《做好新疆调水大文章,支撑新疆发展》《塔里木河流域急需解决的三大问题》等一系列政策研究成果,为科学规划新疆水资源管理格局注入“强心剂”。
激活产业引擎,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面对新疆产业链条短、就业承载力不足的挑战,中咨公司以系统思维勾勒产业振兴蓝图。2022年,中咨公司集结70余位行业专家,助力新疆编制《关于培育发展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创造性提出八大产业集群发展总体架构和空间布局。这份厚重的“路线图”于2023年5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印发实施,成为引领新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在纺织服装这一富民产业领域,中咨团队早在2011年,就开始前瞻性谋划并报送《产业进疆须规划先行》咨询报告,积极倡导基于生态承载力发展轻纺工业。十余年来,从规划评估到政策制定,从年度补贴审查到项目落地,中咨团队全程护航,推动新疆纺织企业从2014年的570家增长至2024年的4000余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累计带动就业104万人,让十余万南疆群众在家门口端稳“饭碗”。
中泰集团是新疆最大的国有企业。中咨公司送“智”上门,组织专家把脉问诊,助力其防控投资风险,同时受托编制战略咨询报告,为中泰集团高质量发展指引方向。
通过多年专业服务,中咨公司助推中泰集团、天业集团等一批新疆国有企业实现产业升级与跨越式发展。作为咨询团队中的一员,中咨公司石化轻纺业务部主任陈梅涛感慨地说,“我们共同见证了,中泰集团从一家校办工厂,成长为如今总资产和营收均超千亿元、员工达4.5万人的新疆首家世界500强企业;天业集团从一家资产不足30亿元的地方化工企业,成长为如今总资产超650亿元、年销售收入达266亿元的兵团龙头企业,助力新疆实现从‘资源输出’向‘产业增值’的精彩蝶变。”
架设丝路金桥,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在新疆加快建设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时期,中咨团队助力新疆打通亚欧黄金通道。
阿拉山口口岸是中欧班列通行量最大的铁路口岸,推动阿拉山口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一环。2025年3月,中咨公司对外经济合作业务部承担了阿拉山口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方案咨询工作。相关负责人带领团队高强度攻坚,一个月内四次往返于北京与阿拉山口之间,行程数千公里,抵达后直奔调研点,顶着阿拉山口常年七八级大风开展勘察,编制形成厚实的建设方案,为阿拉山口加速打造“口岸经济带”开放门户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咨团队赴别迭里公路口岸综合查验区开展选址调研
别迭里口岸是南疆地区通往中亚的咽喉要道。2024年,中咨公司所属的中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咨询团队承接了别迭里公路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咨询任务,创造性地提出项目核心区选址及永通公路绕行等建议,科学核减项目投资,有效发挥了中央预算内资金保障作用,仅用4个月就推动建成临时通关所需的查验基础设施,使别迭里口岸成为对外开放新门户,在共建“一带一路”上焕发新生机。
深化改革发展,助力“十五五”规划科学编制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对于引领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多年来,中咨公司持续不断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提供涵盖顶层设计、发展战略、项目谋划等在内的规划咨询服务。区域发展与规划业务部是公司开展兵团规划咨询业务的重要部门。2022年春节复工伊始,项目成员就分赴新疆城镇、乡村、边境、荒漠开展调研。在为期七天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高强度调研中,面对刺骨寒风和漫天沙尘,即使鞋底磨穿、鞋帮开裂,也坚持完成每一处实地勘测与记录。这些带着体温的宝贵数据,为项目推进打牢根基,让所有的艰辛都有了意义与归宿。目前项目团队又接受委托,正在为兵团及多个师市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及专题研究工作。
助力新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也是中咨公司服务新疆的一项重要工作。2025年,中咨公司承担了新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及17家自治区属国企“十五五”规划编制任务。面对涉及企业多、产业类型杂、发展水平不均等挑战,中咨公司组建由区域发展与规划业务部牵头,农村经济与地区业务部、交通业务部、冶金建材业务部、石化轻纺业务部、社会事业业务部、投融资业务部矩阵的18支团队,投入50余名骨干,聘请200多位专家,深入天山南北开展超200次座谈、调研400余个项目,为构建上下衔接、协调统一的新疆国资国企规划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种下“人才胡杨”,打造“带不走的智力财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2008年起,中咨公司连续选派援疆干部赴阿勒泰、自治区发改委、克拉玛依等地挂职,为新疆可持续发展种下了一棵棵“人才胡杨”。
为更好地服务新疆发展,2024年,中咨公司专门设立新疆业务发展中心,统筹公司内外部专家与团队资源,为新疆发展注入更强动能。中咨新疆业务发展中心主任初阳表示:“从精准落子的平台构建,到深耕不辍的业务实践,再到代代相传的智力支援,中咨人既是国家战略的坚定执行者,也是与新疆各族人民并肩奋战的同行者。”
立足国家所需,赋能新疆所能。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中咨公司将继续发挥央企智库“顶梁柱”作用,以更高站位输出“中咨智慧”,以更实举措提出“中咨方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韩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