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情绪免疫力 突破固有舒适圈

本文转自:今晚报

孩子动辄说自己“抑郁”了,是小题大做,还是发泄情绪?

提高情绪免疫力 突破固有舒适圈

  • 提高“免疫” 远离抑郁

    卓文 绘

●家长们都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情绪上的风吹草动总会让一些敏感型家长的神经变得更加脆弱。有的孩子一遇到困难、挫折,甚至一点不开心的事情,都会跟家长抱怨“我都抑郁了”,家长也跟着焦虑起来,不知如何劝慰孩子。

讲述:孩子情绪不稳定,让她开心有点难

小晨快十二周岁了,但还是跟上一二年级的时候一样,经常爱闹小脾气,这让周围的同学都刻意跟她保持距离,生怕惹她不高兴。可同学的疏远,让敏感的小晨情绪更加不稳定,每天回家都跟父母抱怨“太抑郁了”。为此,小晨的父亲田先生几次找到班主任沟通。

田先生说,家里就小晨一个小孩,六个大人独宠她一个,所以孩子从小比较娇惯,性格也有些敏感,这种情况我们很清楚,平时也跟她做一些沟通,教她如何跟同学和老师相处。现在孩子在学校因为遇到困难而闹情绪,被同学疏远,这让孩子性格变得更加敏感,回家后经常把“抑郁”挂在嘴边,我们也不知道孩子是小题大做,还是单纯地发泄情绪。在跟老师沟通后,我们也安慰了孩子,但她在性格以及生活上的一些习惯不太容易改,我们只好每天多陪着她,哄哄她。现在我们一家因为孩子的情绪变得很焦虑,不知怎样才能调整好。

建议:家长要帮孩子重新定义角色

南开区五马路小学专职心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天津市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发起人付俊琳老师说,孩子情绪上出现变化是正常的事情,说一些诸如“我抑郁了”这样的话,可以看作是一种情感体验,家长不必如临大敌。因为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出现正向和负向的情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喜怒哀乐”,都是正常现象,孩子也不例外。通常孩子情绪波动只是一时的状态不好,是否出现抑郁症状需要有标准判定,家长不要为孩子短时间的几句嘟囔而焦虑。

付俊琳老师建议:首先,要想稳定孩子波动的情绪,家长不要跟着孩子一起“复盘”不愉快的事情。家长要放弃较真的态度,先让孩子倾诉心事,之后想办法转移孩子注意力,引导孩子进入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其次,家长要调整自己对情绪变化的认知和理念,多看、多听、多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不要被孩子的个人倾诉带偏。家长作为成年人,要先于孩子提高情绪免疫力,只有不感情用事的家长,才能当好孩子情绪管理的导师。最后,家长要让渐渐长大的孩子改变“我还是个宝宝”的认知,突破固有舒适圈,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处理好人际关系,规划好学习与日常生活,这些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文 贾林娜

发布于:北京

上一篇:如果你这样让宝宝睡觉,那就要多注意,因为这不利于他的脊柱发育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