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英国绅士”,从婴儿开始?

英国广播公司11月13日文章,原题:从婴儿开始培养“英国绅士”——这笔钱花得值吗?“我们家正在寻找一位非凡且经验丰富的家庭教师,让我们最年幼的孩子踏出成为‘英国绅士’的第一步。”近日,一份独特的招聘广告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这家人要为1岁的孩子寻找家教,要求应聘者必须是“非常典型的传统英国人”,并开出年薪18万英镑的条件。目前已经有数百人提交申请,但也有不少人对这则广告提出质疑。

正在协助这家人寻找家教的“国际家教公司”负责人兼创办人亚当·卡勒表示,尽管他最初也对这家人找家教的初衷持怀疑态度,但他经过了解后,认为这个想法“很有远见”。

当亚当与这个家庭见面时,这家人解释说,他们不想再等孩子大了才聘请家教,因为到那时再培养“绅士气质”就有些晚了。亚当说:“英国绅士气质包含了人的一言一行,吃饭的方式,说话的方式都能体现一个人是否具备这种气质。”这家人的大儿子身上已经形成了“英国味儿不那么正宗”的文化习惯,他们不希望小儿子也这样。

他们的计划是,聘请一位英国籍的家教,必须使用标准英式发音,从一开始就训练婴儿,让英国传统文化特质逐渐渗透进孩子的一举一动。他们要求,家教必须读过正统的英国院校,对骑马、滑雪、艺术和音乐都有广泛涉猎,以便引导孩子培养多样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在3岁左右就能“骑小马并开始学乐器”。在这家人的心目中,帮助儿子成为一位“英国绅士”将会为其未来的成功打开大门。

不过有专业人士质疑,就算能接受这么多“英国式教导”,孩子长大后是否仍可能“不那么绅士”呢?提供私人家教服务的“蓝色教育”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崔彼得说:“让孩子吸收文化,成为真正的自己,是一个允许他们自我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可以被家长设计出来的。”崔彼得在7岁时从其他国家搬到英国,成长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他说:“让一个鲜活的人成为英国精神的载体,将各种‘英国绅士’的特质移植到一个1岁孩子身上,这个想法在我看来既理想化又不切实际。”

崔彼得认为:“就算孩子从婴儿时期就有一位正统的英国家教,也不一定能成长为家长所希望的模样。年幼的我没有接受过这种家教的指导,但我仍然有幸体验了许多美好的经历。事实是,文化认同无法由外界环境强加;它必须由孩子自己选择,并且必须源自内心。”

亚当则认为,英国特质是可以被教育、被贩卖的。购买“英国精神”的市场不仅帮助了亚当的家教事业,还催生了像萝拉·温莎这样开办礼仪学院的企业家。萝拉和其他礼仪专家一样,收取顾客费用,教人如何像英国人一样享用下午茶、穿着打扮以及进行对话。她说:“尽管如今的社会变得更加多元,但也有不少人希望传承正宗的英国传统文化。”

“成为一名绅士或淑女,意味着你必须尊重他人,让他们感到舒适。当你让别人觉得自己很重要时,你会被周围人喜爱,而这将为你带来很多机遇。”萝拉教导人们记住“细节决定一切”,“这关乎打开门时的礼貌,说‘请’和‘谢谢’,以及考虑对方的感受。”

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亚当的一位客户丹尼尔聘请家教的首要目标并不是将孩子培养成典型的英国人:“我们非但没有遵循英国的价值观,反而正努力远离英国的刻板体制和它的束缚。”对丹尼尔而言,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情商,并让孩子为一个受人工智能影响的世界做好准备。(作者维多利亚·库克)

上一篇:“台湾问题”为何翻译成“Taiwan question”而不是“Taiwan issue”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