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7日讯 家长想给抑郁的孩子注入“强心针”,首先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给孩子树立底线和规则。
配图与本文无关
对此,纽扣家庭教育集团家庭教育指导师进行了以下分析和指导:
1.懒惰拖延不能惯
抑郁的孩子,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变“懒”:不爱收拾房间、不爱张嘴说话,甚至身上的衣服数日不换,在床上一赖就是一天。父母千万不能因为孩子“病了”,就无限纵容这种行为,而是要建立规则。在明确的任务与奖励规则下,孩子的责任感和时间管理能力才能被慢慢培养。
2.没礼貌不能惯
抑郁的孩子情绪波动比较大,甚至还会一时沉默、一时和父母顶嘴大吼。对此,父母要平静回应,强调沟通的结果不会因为“情绪”而改变,更要告诉孩子,不能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伤害别人。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理解你的情绪,但需要用合适的方式交流。”
3.推卸责任不能惯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正视问题、分析责任,然后积极想办法解决。比如孩子没完成作业,可以引导他们计划时间,而不是替他们解释或帮忙写完,这样孩子以后遇到挑战才能扛得住。
4.超前消费不能惯
如果父母一味满足孩子的需求,这种唾手可得的轻松感会让孩子感到麻木,助长他们不负责任的生活习惯。可以设置零花钱制度,明确哪些是必要支出,哪些需要自己努力争取,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5.沉迷网络不能惯
父母必须要严格设置孩子玩手机的时间限制,可以先从小奖励、小礼物开始,比如只玩半个小时就奖励孩子一道大餐、一天玩手机不超过三个小时,保持一周就能收获一次旅行等等。
闪电新闻记者 张微 报道
发布于:山东